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中就告诫我们:“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凡小儿不易太饱,饱则呕吐。”所以,有节制的饮食,适时的衣着,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儿健康地成长发育。“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是宋代儿科名家钱乙所言,其稍后的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在《活幼心书》里加了一句话:“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中医的儿科理论认为,小儿天生三脏不足、两脏有余,也就是脾常不足、肾常虚、肺常不足,心、肝两脏有余。过去的老前辈讲,小儿病就是“二太病”,即太阴脾的消化病和太阴肺的风寒症。小儿“三分饥”原则是要使小儿吃到七分饱留有三分余地,因为婴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损伤,不易患肚子胀、肚子疼、腹泻等肠胃病,自然用不着服什么调理脾胃的药物;小儿元阳充足、天性好动,如果衣服过暖,容易出汗受凉,导致伤风感冒,而“三分寒”的本义并不是让小儿去受冻,而是让小儿处于七分暖的环境中,也就不易患咳嗽、哮喘、发烧等肺部病,用不着服什么解表发汗的药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