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训练的人,跑步会常犯下面错误:
1、“坐着跑”
“坐着跑”,顾名思义,跑步时双脚腾空后身体重心落在屁股上,像坐在一个板凳上跑。这种跑法会让大腿越跑越粗,同时还伤害膝盖和脚踝。注意,脚着地时人体因为要分散重力,通常臀部都落在身后,这是没问题的,这里的“坐着”指的是腾空时臀部仍被落在身后。
两个方法判断是否在“坐着跑”
(1).跑步时可以把手自然地搭在自己的臀部上,如果手感受到了额外的抵抗力,那么就意味着臀部被留在了后面,如果手只是感觉被“放”在臀部,没有额外受力,那么就是正确的姿势,你可以现在就把手搭上感受一下。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朋友拍下自己跑步时的样子,然后通过观看视频慢放,看自己的重心是不是与身体在一条直线上。
(2).有没有出现过度跨步。

2、过度跨步
过度跨步由于无法利用重力向前,我们需要通过向斜后方使劲蹬地,来获得向前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蹬得越用力,就跑得越远,但同时也就跳得越高。跑步不是弹跳能力比赛,我们蹬地产生的竖直方向的力可以说是在浪费我们的体能,但过度跨步的伤害远远不止于此。过度跨步还会导致足底筋膜炎,会有针扎脚底的感觉。
3、脚后跟着地
脚跟没有缓震作用,脚掌才是人体天生的缓震器。跑步时,相比于后脚跟着地,前脚掌着地不会产生第一个峰值冲击力,这个峰值冲击力短促迅猛,对关节的伤害很大。哈佛大学有一个研究发现,学校越野队中习惯于脚后跟着地的队员,受伤风险会比前脚掌着地的队员高出一倍。
轻松正确的“重力跑”
“重力跑”,顾名思义,指的是重心前移,利用自重获得向前的动力,整个身体要成一条直线,不能只是肩膀前移,或者头部前移。接着,用大腿后侧肌肉和臀部肌肉,顺势拉起腿部,注意没有蹬地动作,着地时,全脚掌或是前脚掌先着地,脚的着地点自然落在臀部下方,配合合适的步频和步长,轻松往前飞奔。
正确跑步的tips:
◆到专门的商店给自己买一双合适的跑鞋。
◆优质的功能性服装能让你在任何天气都尽情奔跑。
◆在朋友圈里或跑步大会上寻找志同道合者。
◆在一段平整的天然地面上开始进行跑步运动。
◆整只脚着地。
◆跑步过程中保持身体直立,不要迈着不自然的大步跑步,那样十分耗费体力。
◆把握好跑步的节奏,两臂自然摆动。
◆自由地用嘴呼吸。
◆注重积累,开始时尽量慢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给身体时间,以适应新出现的负担。
◆不要急于加快速度,先增加跑步的频率或延长每次跑步的时间。
◆饮用充足的矿泉水或果汁,这两种饮品是天然且物美价廉的运动饮品。
◆跑步前食用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可以吃一根香蕉。
◆跑步锻炼的同时补充进行伸展训练和力量训练。
◆从开始跑步起写训练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