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知道健康的大小便的特点还不够,妈妈要仔细分辨,一旦发现宝宝大小便异常,应尽快带宝宝就医。大便异常的疾病信号
●大便如呈黄色黏液状、脓血状,多表示宝宝患有肠道细菌感染或痢疾。
●如大便为稀水样、蛋花样且有酸臭味,则可能是消化吸收不良或肠炎。
●如果大便呈白色,又称陶土样便,多见于患有肝胆疾病的宝宝,如婴儿肝炎、胆道闭锁等,宝宝同时可伴黄疸、尿黄、腹胀和肝脾肿大等表现。
●绿色稀便常为宝宝受凉或添加辅食不当所引起的食饵性腹泻。
●大便像赤豆汤样暗红色伴恶臭,一般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果酱色大便预示肠套叠或阿米巴痢疾。
●柏油样黑便在排除服铁剂和大量食用动物肝血之后可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大便呈鲜红色血液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性疾病。如果正常大便表面附有鲜血,且此时大便较软,排便时宝宝安静无痛苦,多见于直肠息肉。
●如大便干硬,排便时宝宝较费力,且伴有肛周疼痛,则很可能是肛裂所致。
●大便次数突然减少并且大便干燥则为便秘,大便干硬,常呈颗粒状,且隔时较久,排解困难,多因宝宝偏食和排便无规律引起。
●大便次数突然增多或突然变稀,同时内容物有变化则为腹泻。大便除变稀外,如出现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大便伴宝宝排便时哭闹,大多是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如大便呈汤样,则可能为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大便如为淘米水样,排便无腹痛,宝宝快速出现脱水、抽搐、休克,则可能是患了霍乱。
●大便如呈海水样,则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大便如呈豆腐渣样,则为霉菌性肠炎。
●大便恶臭且量又多,伴宝宝消瘦,则是肠吸收不良的表现。
小便异常的疾病信号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48小时仍未排尿,则要考虑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畸形,也有可能存在尿中有较多尿酸盐结晶将肾小管堵塞的情况。●如果宝宝的尿成乳白色混浊状,加热后颜色变得更混浊,则可能存在乳糜尿的可能。
●另外,如果宝宝排尿次数多、量少,排尿时疼痛哭闹,尿色发红或呈啤酒样,或呈棕黄色、浓茶色,摇晃时沾在便盆上,泡沫也发黄,这些都是疾病的征兆。一旦发现宝宝的小便出现异常,就应及时求助于医生,分析原因后,合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