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秘籍七术

有人将长寿的秘诀归纳为七种方法,这七种方法简易实用,普通人一看就会。若能在正常生活中搓之,揉之,叩之,捶之,坚持不懈,必然有预期的效果。

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这一段话是说,头脑是人的精明之府,如果头部低垂,眼窝凹陷,是精神快要耗尽了。梳头可以起到健脑的作用。“日梳三遍”,就是每日早上、中午、晚上(睡觉前)各梳一遍,每遍要梳一百次以上,最好是用牛角梳子或木梳子,从前向后,缓慢而有节奏地梳,不要急急匆匆了事。这样可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起到健脑神、聪神明、预防中风及头部疾患的作用。

二、脚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脚为人的第二心脏,这是医学家对“脚”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客观认识。现在流行的走步运动,是心脏保健的重要内容。人的脚上有足三阴三阳经脉,是疏通经络、祛瘀生新的主要通道,并布有66个穴位。其中以涌泉穴最为关键。涌泉、涌泉,是水的泉源。经常揉搓涌泉穴,有增水培元、疏通水道、泻火安神的作用。揉搓时,左手揉搓右侧涌泉,右手揉搓左侧涌泉。每次揉搓以涌泉穴有灼热感为度,每日二三次为宜。

三、日咽唾液三百口,健康活到九十九唾液是口腔内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分泌的液体,经导管进入口腔,具有湿润口腔黏膜、稀湿食物和分解淀粉的作用。成年人每日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古人将它形容为“人参果”,具有润泽口腔、滋阴润燥的功效。所以不应该随意吐之,而是应当将唾液吞咽之,这就是养生“十六宜”中的“津常咽”。常常吞咽唾液,可以使心火下降,与肾水相交,心肾交泰,水火相容,阴阳平衡,自然能健康长寿。

四、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叩齿也是古代养生“十六宜”中的一种养生方法。叩齿方法比较简单,即上下牙齿互相叩击,发出“打打”的声音。古代医学家说,左侧叩齿名打天钟,右侧叩齿名捶天磐,中央上下相叩名鸣天鼓,目的是让所有牙齿都能叩到。中医学家认为牙齿为“骨之余”,是说牙齿为骨髓的精气所生,而骨髓为肾精所营生。所以牙齿的坚固与松动,反映了肾精的充盈与否。叩齿不但可以使牙齿周围的经络通畅,气血充盈,牙齿不落,还可以增强牙齿对食物的咀嚼作用,以利于食物的消化,这对老年人的食物养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五、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精气和《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外窍,肾气的强弱与耳的听力有直接关系,经常扯拉搓揉双耳,有利于肾气的通畅。况且,耳朵上分布着许多穴位,这些穴位与脏腑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耳垂到耳尖,依次分布着上焦、中焦、下焦不同脏腑的穴位。如果内脏有什么疾患,刺激耳部的相应穴位,可以缓解病痛;又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老年朋友每天搓揉双耳,早、晚各1次,持之以恒,对促进内耳血液循环、延缓听力衰退、防止耳聋有一定帮助。

六、夫妻互相捶背肩,通调督脉防癌症在公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夫妻相互捶打肩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啪、啪、啪,还有些节奏。肩背部分布着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经穴,特别是位于脊柱中央的督脉,是全身阳气的总督。督脉不强,抗病能力就会下降;阳气虚弱,就容易患感冒、风湿病、颈椎病、腰椎病,甚至于癌症。夫妻相互捶打肩背,有疏通经脉、祛除风湿、强筋健骨的作用。

七、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脾胃调神元“腹常揉”亦称“腹常旋”,也是养生十六宜中的一项内容。人的主要消化器官都在腹部,如上腹部的胃、肝、胆、胰腺等,下腹部的大肠、小肠,下腹部还有肾、膀胱等器官。消化器官起着消化食物、营造气血、分化解毒、排泄废物等作用。揉腹以平躺位最适宜,从上腹部开始,先以顺时针方向,后以逆时针方向,各36次。也可以以脐为中心,小范围地揉按。揉按腹部力度要适中,每天2~3次。这种揉按对于那些患有慢性胃肠病的人非常有益,可以使脾胃升降有序,纳谷有味,运化规律,极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

关注公众号“康波之道”回复“养生”获取100+养生保健电子书

Leave a Reply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