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头为诸阳之会,百脉相通。在头部集中着身体的众多重要经脉和穴位,经常梳头能疏通头部经络,刺激穴位,活血化瘀,促进头部气血循环,从而改善头发营养。另外,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血盛则发润,血亏则发枯”。可见,头发的健康润泽与人体的气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体气血充盈,头发才能够光亮润泽,否则就只能发枯色黄。而经常梳头能促进血脉畅通,有荣养秀发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养护秀发,最好选择木梳。木梳是天然材质,而且梳齿圆润,不容易产生静电,也不会吸附灰尘,不伤头发,还有养护头发的效果。除用木梳梳头之外,还可以用木梳拍拍头,也能起到刺激头部经络和穴位、养护头发的作用。
另外,用木梳拍头和梳头还能促进发根的血液循环,让头皮细胞得到营养,使发根更坚固。而且梳头时,梳齿在头皮上摩擦,还能产生电感应,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使大脑头皮得到放松,缓解头部神经,这不但可养护头发,还有预防感冒和降低血压的作用。经常用木梳拍头和梳头,还够预防衰老、增强记忆力,保健效果极佳。
用木梳拍头梳头的做法如下。
早晨起床后,用木梳的齿尖从前到后满头轻叩几分钟,然后用梳齿接触头皮,顺着额前正中到后脑的方向轻轻梳理头发,用力要均匀,以不感觉疼痛为宜,再沿着左右两侧梳理,动作可稍快。在梳理头发时,要前后左右、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地进行,一直梳到头皮发热为止。
用木梳拍头梳头护发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早晨梳头,提神醒脑,让人神清气爽;而晚上梳头,则能缓解紧张和压力,更易入眠。
此外,用手干梳头也是很不错养生方法。
将手成弓形,用五指尖及指肚分别沿眉毛内侧端(就是攒竹穴,也可以点按睛明穴),眉毛中点(鱼腰穴),眉毛外端(就是丝竹空穴)向后至后发际(五线平行)梳理头发数百遍,以头皮发热,满头畅快为度。此为梳理五经(即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然后两手重叠,内外劳宫相对置于头顶百会穴推动头皮旋转。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呼吸1次转动1周,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提肛收腹(如忍大便),下丹田之气随百会运转。继之下按6次,按吸抬呼。做时头要正直并尽力上顶。
十指梳头来养生保健是要讲究方法的:一要全头梳,不论头中间还是两侧都应该从额头的发际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二要坚持一定的时间,一般每次梳头10分钟左右,大概百余下。三要有一定的力度,梳头时适当用力,以使头皮产生微热感为好。
有人问了,有没有可能在日常梳头中就起到保健效果呢?当然也可以,只是效果不如干梳头来得直接。首先要选好梳子,一般以牛角梳、玉梳、木梳为佳,尼龙、塑料的梳子容易产生静电,对头发、皮肤有损伤,不宜使用,另外梳齿宜宽大,这样既能确保在梳头时对头皮有一定力度的按摩作用,又不至于拉伤头发。
此外,对于梳头的不同部位,其治疗重点也各有侧重:
①梳头的前发际:胃肠不好的人在梳理前发际线,特别是经过额角处的头维穴(胃经上的主要穴位)时,大多会明显感觉疼痛,而且敏感者在此过程中会打嗝,因此胃肠不好的人要常梳、多梳前发际线。在发际线上下1寸左右的部位来回梳理,不少于100下,将此处梳至头皮微热,对胃肠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②梳头顶:头顶正中的百会穴,是督脉的主要穴位,也是全身阳经和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的穴位,因此血虚的人,头顶摸上去会感觉疼痛,疼痛越是明显,说明血液亏虚得越严重。每次梳理按摩头顶区100~200下,就能疏通全身的阳经,补虚、降压、醒脑,还能治疗失眠、健忘、鼻塞、脱肛、痔疮等。
每次梳理按摩头顶区100~200下,就能疏通全身的阳经,补虚、降压、醒脑,还能治疗失眠、健忘、鼻塞、脱肛、痔疮等。
③梳头的两侧:头的两侧主要是三焦经和胆经循行的部位。在此处梳头时有明显疼痛感的人,除了肝胆有毛病外,大多数还有瘀滞的症状,如胸闷、气胀、乳房小叶增生等,因此,梳理头部两侧能起到宽胸、通经络的作用。两侧都要梳理不少于100下,这样才能将此处梳热,达到治疗效果。
④梳头的后部:头后部疼痛的人,多数是膀胱经经血不足者,与肾虚、肾亏有直接关系,因为肾虚、肾亏会导致血上头的力量不足,从而造成后颈、后头部的供血不足,引起此处僵硬、酸痛。因此,在头后部梳上100~200下,将此处的经络疏通后,会明显感到头脑清晰,肩颈放松。
总之,当我们每天将头认认真真梳理10分钟后,就能起到健脑、聪耳、明目、降压的作用,还能防治头痛、头晕,并且滋养头发。早上起床后梳头10分钟,能通达全身的阳气,焕发精神;晚上睡前梳头10分钟,能使紧张、疲劳的大脑放松,利于睡眠。